網絡上的交際只是一種單純片面的意識形態交換,可接收的認知信息較為單一,除了語言外,並不能帶來更多其他具備行動力的交際反饋,因耗能量低,所以人們會更容易沈溺於其中。若回歸到現實,除了語言能夠表述的直接信息碰撞外,自身對語氣的把控,對雙方情緒的察覺,肢體動作,語境變化等等更多維度的訊息接收系統都會啟動,伴隨人的主體性張力,自己會在無時無刻地分割著自我與他人的差異,這些運動都是會加倍消耗能量的。我個人覺得所謂內向與外向的區別就在於這些內在符號系統的啟用方式不同,某些“軟件”會被有意無意忽略,有些可以和生物快感機製聯通/短路,進而會催生出一些個性化的自我防禦或補償機製,來維持自身的統一性,不被被動的否定性過分地摧殘。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即將被閹割的刑場前,主體性作為一種否定性力量,它必將以生物學的人類作為中介來嘗試壓抑自身的無止境擴張,而人類作為當前最有力量的囚籠本身,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去踐行與身俱來的聖職,即自我約束,這樣才能為他者以及自己創造出更寬泛的表達空間,不必再畏手畏腳。
當今社會是一個很容易試圖將他者去主體化的自戀型父權製資本主義社會,物質變成了大他者的俗套替代品之一,這也就造成了對簡化後欲望的極致攀附。當一批人變成了人的弱化版本,且可真實地被同類精神去勢時,那語言就是其唯一可悲的累贅了。